繼之前探討了上呼吸道疾病的起因及成因後,今篇,從防患於未然,預防咳嗽進行說明及探討。
“治未病”是中醫學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。“未病先防,既病防變”意思是指預防勝於治療;如已經患病,則必須防止病變,亦即說明病向淺中醫。中醫“治未病”的思想被國際上稱為最先進、最超前的思想。它把人們的認知帶入“無病世界”的最高境界。
咳嗽的發生主要是六淫外邪 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 引起,“虛賊邪風,避之有時”,對於幼童和年老體弱者,應加以注意防寒、防焗、保暖,保持生活居住環境清潔衛生及空氣流通。於上呼吸道疾病流行的高峰期,應盡量避免到人煙稠密的地方,於公眾場所可帶上口罩,以減低患病的機會。由於氣候突變反常,乍寒乍暖,氣溫於短時間內由高轉低、由燥轉濕,這些外因更容易誘發上呼吸道疾病及咳嗽,幼童和年老體弱者更應多加注意。
中醫經典提倡「飲食有節」、「起居有常」、「精神內守,病安從來」為防病保健提供理論基礎。飲食、起居、作息、精神情志和健康,與疾病是有着互相影響的關係。飲食方面對咳嗽的發生是有極大的影響。咳嗽痰多的患者,不宜食肥甘厚味的食物,以免傷脾,釀濕生痰。風熱氣火、風燥、肺陰虛咳嗽者,不宜食香燥、辛辣油炸之食物及飲酒,以免傷陰助熱。陽虛、虛寒、夜間咳嗽者,戒食生冷、寒凍食物。作息方面,應多注意作息時間,建議早睡早起,切忌太晚進睡。日常生活方面,應適當參加體育運動,增強體質,調節情志。戒掉不良習慣,如抽煙。最後,建議在咳嗽緩解期間,根據不同體質的咳嗽,用以合適其體質之湯水作調理。體質增強,咳嗽自然易於痊癒及不易患上。
中醫以「辨症論治」為治療之根本,要治理疾病首先要了解其症徵,再對症下藥。
秋冬因天氣乾燥進入寒凍寒冷,為上呼吸道疾病患病的高峰期,咳嗽乃其症徵之一,認識咳嗽的症狀和特點。
上篇,從咳嗽的時間、頻率、性質、聲音及令其病徵加重的有關因素進行了說明;今篇,從引起咳嗽的重要因素-痰,分析其顏色深淺、痰質濃清、痰量多少及痰的味道,加以探討及了解。
咳而少痰的多屬燥熱,如風燥犯肺的症狀有乾咳、無痰或痰少而黏狀成絲或痰中有血絲;如肝火犯肺症狀的上氣咳逆陣作、咽乾、常感痰滯咽喉、量少質黏或痰如絮條;如肺陰虛症狀的乾咳、痰少黏白或痰中帶血;痰多的屬濕痰,如痰濕蘊肺症狀的咳嗽反覆發作、痰多、因痰而咳、痰出咳平、痰黏膩或稠厚成色,色白或帶灰色;痰熱鬱肺症狀的咳嗽、氣息粗促或喉中有痰聲、痰多、痰質厚或稠黃,略吐不爽或有熱腥味或吐血痰;風寒襲肺症狀的咳嗽,痰多而色白、帶有稀少泡沫;痰白稀薄多為虛寒;痰白稠厚易出多為濕;痰黃而稠者多為熱;痰白質黏者多為陰虛、燥熱;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樣的屬虛、寒;略吐血痰、多為肺熱或陰虛;有熱腥味或腥氣的為痰熱;味甜者屬痰濕;味咸者屬腎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