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秋飲菊 紓緩眼乾眼澀
踏入10月,天氣也慢慢變得乾燥。若再加上經常捱夜,又長時間看電腦及手機屏幕,那就更容易出現眼乾眼澀等問題。
想要紓緩症狀,並為秋日解燥、冬日清火並不困難,也不用吃甚麼猛藥,只要泡一杯胎菊茶就可以。菊花是常用中藥,味甘苦,性微寒,並有疏風、清熱、明目、解毒等功效,《本草綱目》也載有「菊之品九百種」,以杭菊、亳菊、滁菊、懷菊四大名菊最有名,功效各有不同,但又以產地為浙江的杭白菊排於首位。
說起杭白菊,很多人以為盛放中採摘下來才最有藥效,其實不然。在杭白菊未完全張開時被採集,再通過蒸、曬等程序,製成可供沖泡的菊花,這種菊花稱為胎菊。10月末採摘的第一批質量最好,真品的乾花形態整齊、花瓣內斂蜷曲、色澤金黃、花蜜味香甜濃郁,只要用手指輕捏,花蕾便會化為粉末,這種胎菊是杭白菊中最上品的一種,古時曾用作貢品,營養價值與藥效都高於杭白菊,價格也較貴。
泡胎菊茶的方法很簡單,只要在玻璃杯中加入4至5枚胎菊,加入熱水大半杯,焗製5分鐘即成,也可另加6至7粒杞子沖泡。胎菊茶味道純正濃烈,色澤金黃,更有花蜜清香,泡久了也不會散開。惟需注意,脾胃虛弱者不適合服用。
踏入秋冬,不少女生也會體虛怕凍,原因是血虛問題。一旦血虛,身體容易冰冷,秋冬時更易入寒,甚至踎低起身見頭暈。這時候,補氣血就是最佳調整方法,中醫藥中的紅棗與南棗都是滋補養生的補血良品,但紅棗帶燥,並非任何體質都適合服用;南棗則有「補而不燥」的特質,能補中益氣、養血安神、健脾和胃、滋腎補肝、潤心肺及止咳嗽,補虛功效更比紅棗多許多倍,所以近年備受推崇。
選購南棗時,留意其外觀瘦而修長,非常結實,皺紋幼小,細緻清晰,烏亮透紅有光澤,色澤比黑棗略淺。也需特別留意棗身是否有蟲蛀、破損或腐爛的情況,如有則為次品。
南棗的產地主要位於江南浙江,有逾千年的種植和製作歷史,當中又以淳安、義烏、東陽、蘭溪四縣為上品。南棗是以當地種植的優良棗樹品種淳安青棗、義烏青棗為原料,以獨特的「選、洗、燙、窨、曬、熏、窖、焙」等幾十道工藝精製而成,製作周期長達半月以上。由於手續繁複,產量較少,價格也較昂貴,甚至還有不法商人以平價馬牙棗冒充,故選購時應到具商譽的藥店更可靠。
想隨時補虛抗寒,只要簡單焗製三棗茶就可以。以南棗及去核紅棗各3粒洗淨、蜜棗1粒,切碎後放入焗杯或燜燒杯內,注入沸水焗製 20 分鐘即可飲用,簡單又方便。常常飲用,寒冬再冷也不用怕!
秋風起,天氣乾燥,每天驟覺皮膚繃緊,還會有口乾咽痛等秋燥症狀。秋天也是養生之時,各種潤燥養陰的湯水出爐,其中不妨多飲用含石斛的養生湯水,益氣生津,功效也顯著。
說到石斛,它的藥用歷史很悠久。早至東漢《神農本草經》就有載:「石斛味甘平。主傷中,除痹,下氣,補五臟虛勞,羸瘦,強陰。久服厚腸胃,輕身延年。」就連《本草綱目》、《名醫別錄》等古代醫學名著也對它推崇備至。它含有豐富黏液質、澱粉及多種石斛鹼類,不單可益胃生津、滋陰清熱,更可用於熱病津傷、胃陰不足、病後虛熱不退、陰虛火旺、筋骨萎軟等症狀上。
石斛品種很多,諸如鐵皮石斛、霍山石斛、金釵石斛、鼓槌石斛等,多得眼花繚亂,當中又以霍山出產最為馳名。道家經典《道藏》就把霍山石斛、天山雪蓮、三兩人參、百二十年首烏、冬蟲夏草等九種藥材列為中華「九大仙草」,霍山石斛更名列其首。盛產於大別山安徽霍山,生長於崇山峻嶺的峭壁之上,是吸收山川靈氣而滋生的名貴藥草。歷史上不單是皇室貴族專用的保健品,更是用來煉製長生不老藥 – 長生丹的材料之一。不過,由於霍山石斛生長環境苛刻,產量稀少,近年被大量採挖後更近乎絕跡,因此由 2007 年開始已被國家質檢總局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措施,確保霍山石斛規格和質量,並建立霍山石斛自然保護區,禁止以任何名義的野外採挖,故此更見珍貴。
這裡推介一款簡單保健湯水,以石斛 15 克、百合 30 克、淮山 20 克、生地 15 克、沙參 20 克、玉竹 15 克、茨實 30 克及陳皮一角,洗淨後略略浸泡,再加入瘦肉半斤及清水,以大火煲滾後慢火煲 1 小時,加入花旗參 15 克再煲 30 分鐘,調味後即可飲用。此湯水能益氣生津,也適合糖尿病人飲用。
懷孕期間,長輩們總會千叮萬囑,產後必須妥善調理及進補,不然隨年齡增長便會氣血失調,諸如頭暈頭痛、腰肩背痛、容易感冒及月經不調云云。到了寶寶出生,長輩們不是忙於炮製濃濃的豬腳薑,就是在廚房團團轉打點滋補湯水與炒米茶,聽起來有點煩人?日後回想起來卻很窩心呢!事實上,坐月坐得好,媽媽身體就會變好,這是千真萬確的;只是不少新手媽媽及照顧她們的長輩卻不知道該怎樣進補,往往以為大量地服用藥補、藥膳、補湯才有效,其實懂得怎樣依體質及氣候進補,才是重中之重。
中醫藥理中,但凡食物都有其屬性,吃進去都有食療作用。只要能適當地對應個人體質,即使是街市裡所販售的一般食材,食用後都可以得到調補療效。同時,坐月的調補過程都應以食物為主,意思是盡量吸收新鮮食物的營養,而非過份依賴藥材;即使是真的需要運用藥材,也必須懂得藥性、藥量及配搭,這樣才能確保正確使用。建議購買藥材時,不妨到有註冊中醫師的商店選購,這樣也可順道向醫師請教諮詢,自然更安心安全。
坐月一定要有冬蟲夏草、花膠及燕窩?
不少賓客探望新手媽媽時,總愛送贈名貴補品以表心意,不昂貴的不挑選,結果送贈的不是冬草夏草,就是燕窩、花膠。正如先前所言,坐月進補不一定需要昂貴的補品,反而配合天時與體質更重要;不過,也不是說這類藥材無可取之處,例如冬蟲草能增強免疫力、改善呼吸系統功能、抗疲勞等,都是性味平和的好藥材,很適合產後氣陰虛弱的婦女服用。服用後沒得到顯著的效果,往往是因為份量不足所致,必須最少用上 2 至 3 錢才能發揮效果,像冬蟲草這類貴價藥材,若一鍋湯只放數根,縱是萬能的靈藥也不可能有明顯藥效吧?
補身就要日日食雞?
雞的確營養豐富,但在中醫眼中則屬於溫熱,再配搭如薑或其他溫熱藥材來進補,遇上香港這種濕熱的華南氣候,新手媽媽很容易因燥熱上火,出現脾氣轉差、睡不安寧及生口瘡等反應。故此進食前也應當向中醫師辨清體質,看看屬陽虛還是陰虛才服用,方為上策。如果對於產後調理沒有頭緒,也可選擇市售的「媽媽產後調補廿八方」,這類產品進補的性質平和,將產後調補分為 4 個階段,分別是益氣、補血、養陰及固陽,包含廿八劑燉品及補藥,用法簡單也方便呢。
不能喝清水,只能飲用炒米茶?
炒米茶有補益脾胃及正氣暖胃的作用,以炒米茶代水飲用,能增強體質及補充營養。但反過來說,新手媽媽卻不是不能喝一般開水,只要切記不要喝冰水就可以,不用過份擔心。
多吃豬腳薑有益無害?
豬腳薑中的薑,能行氣活冊、驅寒袪濕,同時黑醋與豬腳也能補充氣血、去除惡露及增加乳汁分泌能功效,適合產後血氣不足、四肢冰冷的新手媽媽服用。但留意豬腳薑比較肥膩,適合在產後一至兩周後才開始服用,而且服用次數只要每周一至兩次就足夠。